實用!華為教你如何做企業知識產權布局
來源:admin 發布日期:2021-10-25 瀏覽:1240眾所周知,華為,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,在國內靠科學技術取勝的公司。單獨申請商標就超過10000件,專利5000+,其中5G標準占了世界的1/5,可謂是國人的驕傲,真的不只是世界500強。
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、首席法務官 宋柳平
擁有核心專利才能參與國際競爭
去年,華為的年銷售收入達到600多億元美元,保持了超過30%的高速增長,這得益于創新。
“華為的創新文化有三點: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;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自主創新,累積核心知識產權;開放式創新,廣泛吸納國際范圍內的創新成果。”宋柳平說,華為將每年銷售收入的10%以上用于研發,而超過一半的華為員工從事研發工作,基本上每年保持4000-5000件專利申請量。
實際上,從不知道知識產權有什么用,到如此重視知識產權,華為也經歷了一段“痛苦”的過程。
早在1995年,華為就成立了知識產權部門,但直到2000年中國加入WTO之后,才真正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作用。
那時,華為還沒有太多技術積累,產品中應用了很多別人的專利,擁有這些專利的企業找上門來要收取專利許可費。
“這些企業要求以1%-5%的產品銷售收入作為專利許可費,幾十家企業來找華為要錢,產品就沒有了利潤。”宋柳平說,對于當時的華為來說,這不僅是要錢,還是要命的事。
怎么辦?
當時他們做了兩個決定:一方面主動找這些企業談判,交納專利許可費;另一方面投入更多用于研發,拼命進行技術積累。僅僅5年之后,華為的技術積累就讓其實現了與通信行業的世界級大佬平等對話。
目前,華為在全世界范圍內累計獲得授權專利50377件,其中在中國累計授權專利30924件。這樣驚人的數量,的確是大多數企業不可及的。但在宋柳平看來,除了專利數量,更重要的是專利質量。“單純地申請、維持一件專利,大概要十幾萬元人民幣。知識產權轉化為現金流才有價值,否則它就是企業的成本,是‘燒錢’。”他表示。
對此,宋柳平說,“如果企業遭遇‘337調查’,應該積極應訴。”他表示,比如與對方進行和解,找出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并沒有侵權,或者證明對方的知識產權是無效的,都有應對“337調查”的有效方法。